貝特瑞去年業績亮眼 擬再投50億元擴產硅基負極材料

4月8日上午,深圳市第二季度集體開工儀式在深圳光明區貝特瑞產業園新地塊舉行,儀式上,貝特瑞集團作為項目代表正式啟動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建設項目。

據悉,貝特瑞年產4萬噸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位于光明區貝特瑞產業園地塊,是光明區“拿地即開工”的試點示范項目,公司與政府高效配合,完成開工各項手續的辦理,土地成交后即開工。

該項目擬建設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生產線,總投資50億元,占地面積6.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2.4萬平米,預計產生18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

作為開工項目代表,貝特瑞集團董事長賀雪琴在致辭中表示,貝特瑞本次開工建設的硅基負極材料具有比傳統石墨負極材料更高的容量和使用壽命,突破了傳統負極材料的天花板,被視為負極材料的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10多年前,貝特瑞就投入重金,布局硅基負極的研發,具有原始的創新專利和工藝技術,硅基負極項目先后獲得過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儀式現場,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宣布開工,工程機械鳴笛、開動,標志著貝特瑞集團全球布局和完整價值產業鏈升級再落一子。

貝特瑞業績亮眼,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4.9億元,同比增長135.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1億元,同比增長191.39%;每股收益2.97,同比增長175%,擬每10股送紅股5股,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

作為新能源行業內第一家實現硅碳產品產業化的企業,貝特瑞從2006年開始進行硅基負極材料的技術研發,于2013年實現了硅碳產品的量產,開始對外供貨。

此外,貝特瑞還主導制定了《硅炭》負極國家標準。目前,貝特瑞擁有硅碳和硅氧兩大系列產品,產品容量高、膨脹低、循環壽命優異,已批量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動工具及消費類電子等終端產品。

2021年,貝特瑞負極材料出貨量16.62萬噸,營收64.59億元,在國內乃至全球繼續保持行業第一的地位,自2013年以來,貝特瑞的負極材料出貨量已經連續9年位列全球第一。其正極業務聚焦高鎳三元,業務發展迅速,2021年正極材料出貨量3.1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36.51億元,同比增長250%。

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在儀式上表示,能源革命已經成為最大的時代主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已迎來戰略性的歷史機遇,產業內涵已經由市場拉動客戶需求升級為促進經濟全面綠色發展的社會需求。

類似文章